AI文案如何打造爆款? - 猎人社区-猎人社区

AI文案如何打造爆款?

话题来源: 零基础出海创富课:以电影解说为垂直赛道,实现不出国门赚美金的目标

说到AI文案打造爆款这个话题,我不得不提最近看到的一个有趣现象:那些在YouTube上疯传的电影解说视频,很多都藏着AI文案的”小心机”。就拿”5分钟看完《奥本海默》”这种视频来说,你以为作者真的只是随手写的文案吗?其实背后可能经历了十几轮AI生成和人工打磨。有意思的是,这些爆款文案往往都遵循着”3秒钩子+情绪起伏+悬念留白”的黄金公式——这恰恰是AI最擅长学习的套路。

AI文案的”爆款基因”在哪里?

我观察过上百个百万播放量的AI辅助文案,发现它们普遍具备三个特质:首先是”反常识切入”,比如”99%的人没看懂的《盗梦空间》细节”;其次是”情绪过山车”,在30秒内完成从好奇到震惊再到恍然大悟的转折;最后是”留白艺术”,结尾总会抛个开放式问题让你忍不住去评论区吵架。某MCN机构的数据显示,采用这种结构的视频完播率能提升40%,你说神奇不神奇?

不过千万别以为把提示词丢给ChatGPT就能出爆款。有个做影视解说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团队会先用AI生成20版文案,然后人工筛选出最具”网感”的3版进行杂交改编。最夸张的时候,为了一个10秒的开场白要折腾3小时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账号能持续产出爆款——他们把AI当”脑暴工具”而非”替代工具”。

那些容易踩的”AI文案坑”
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度依赖AI的初始输出。有次我看到一个明显是直接复制AI文案的视频,满屏都是”综上所述””笔者认为”这种学术论文用语,结果播放量惨不忍睹。后来创作者告诉我,他以为用了最新版的GPT-4就能高枕无忧,却忘了爆款内容需要”说人话”。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同质化——当所有人都用相似的提示词时,产出的文案就像流水线上的复制品。有数据显示,影视解说类视频的文案重复率在今年第一季度飙升了217%,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平台算法开始打压这类内容。

说到最后,AI文案要真正引爆流量,关键还是在”人机配合”的节奏把控上。就像那个做出百万粉电影解说账号的95后团队说的:”我们把70%时间花在训练AI理解’网感’上,剩下30%用来突破AI的思维定式。”或许爆款的秘密,就藏在这种既依赖又突破的微妙平衡里。